【必备】幼儿园小班教案范文合集五篇
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,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。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活动目标:
1.能用鼻子闻出气味,发展嗅觉能力。
2.学习用鼻子闻气味的方法,会用简短的语言表达感受。
活动准备:
1.密封但有气孔的.果奶瓶若干,里面分别装有香水、风油精、醋、酱油、麻油等。
2.吹塑纸做成的"家"、小喷壶。
活动过程:
1.进入弥漫着香气的教室,引出课题。
(1)提问:你闻到了什么气味?你是怎样闻出来的?
(2)提问:你的小鼻子在哪里?请指一指。
(3)幼儿说说自己鼻子的形状和用处。
2.闻气味瓶,感知鼻子的用处。
(1)提问:这是气味瓶,怎么才能闻出里面的气味呢?
(2)幼儿闻气味。老师引导幼儿尝试用鼻子闻,注意不让瓶子贴紧鼻子,也可对着瓶子用手轻轻扇动气味进入鼻子。
(3)提问:桌上有什么?这些气味瓶里装的事什么?怎么才能知道?
(4)幼儿闻气味,并同老师、同伴交流闻到的气味。
3、玩游戏:气味瓶找"家"
(1)认识气味瓶的"家"。
(2)请幼儿问出气味后,将气味瓶送回"家"中。
(3)师幼一起验证:气味瓶找到自己的家了吗?
:
我们的鼻子用处很大,能闻到很多气味,我们要好好保护它。
【活动目标】
1、初步了解菠菜的外形特征。
2、知道多吃菠菜身体好,有爱吃蔬菜的习惯。
3、体验与他人分享的情感。
4、初步了解菠菜的小常识。
5、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,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。
【活动准备】
1、将洗尽的青菜、菠菜、萝卜等分别装入一次性餐盘,用保鲜膜封好。放在货架上。
2、电磁炉,鸡蛋、盐、味精。
3、小切菜板、塑料小刀、小筐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以游戏的口吻引发。幼儿和老师一起做菠菜炒鸡蛋的兴趣。
二、观察菠菜的外形特征
1、先请幼儿洗净手,然后,撕开保鲜膜取出菠菜,大家一起看看说说菠菜的样子。
2、菠菜的叶子是绿色的,根是红色或粉白色的'。
三、讨论菠菜的吃法。
油炒、凉拌、做汤、包饺子。
让幼儿说说菠菜的营养。
四、拣菠菜。
让幼儿将叶子一片一片掰下来,数一数自己拣的这棵菠菜有几片叶子。
五、切菠菜。
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。
六、鸡蛋炒菠菜。
1.老师先介绍炒菜的用具和调味品,然后打鸡蛋。
2.观察刚磕开倒进盘中的鸡蛋是什么样,用力搅拌后的鸡蛋又是什么样,听一听鸡蛋入油锅的声音,看一看炒完的鸡蛋变成什么样,闻一闻葱花入锅的味道及炒熟的菠菜鸡蛋的味道。
七、品尝与分享。
小百科:菠菜原产伊朗,中国普遍栽培,为极常见的蔬菜之一。
活动目标
认识、熟悉幼儿园的环境,萌发喜爱幼儿园的情感。
让幼儿体验自主、独立、创造的能力。
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,体验成功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
(1)请食堂师傅做一些精美可口的小点心。
(2)请大班幼儿准备好能带着弟弟、妹妹跳的舞蹈。
(3)准备一些小班幼儿喜爱的布娃娃和各种电动玩具。
活动过程
1.通过“开汽车”游戏,组织幼儿参观园内的主要场所
老师当司机,幼儿坐上“汽车”。老师带领幼儿念儿歌:小汽车,笛笛笛,跑到东,跑到西,跑到x x地方看看(玩玩)去。每到不同处所,儿歌中的末尾一句可作些变动。如:
(1)跑到食堂看看去,吃点好吃的
(2)跑到活动室玩玩去,玩一会儿电动玩具
(3)跑到音乐教室玩玩去,和哥哥、姐姐跳个舞
(4)跑到游戏室看看去,看哥哥、姐姐做游戏
(5)跑到游戏场玩玩去,玩有趣的.大玩具
2.在参观的基础上,学念儿歌《大家一起真快乐》
幼儿园里朋友多,有姐姐,有哥哥;玩玩具,做游戏,大家一起真快乐。
3.带领幼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
(1)大带小活动:让大班幼儿带领小班幼儿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主要场所,并到游乐室玩耍,使小班幼儿亲自感受到幼儿园是个好玩的地方,在幼儿园里生活很愉快。
(2)音乐活动:学唱歌曲《幼儿园像我家》,激发幼儿喜爱幼儿园的情感。
小百科:幼儿园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基础的基础,是对儿童进行预备教育(性格完整健康、行为习惯良好、初步的自然与社会常识)。其教育课程没有明显的区分,大概由语言、科学、艺术、健康和社会等五个领域以及各种活动构成。各个领域相互融合,决定教学内容。
活动目标:
1、运用各种颜色进行涂鸭,体验作画的乐趣。
2、在制作炒面的情境中,激发爱父母的情感。
3、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。
4、在浸染、欣赏作品中,体验成功的快乐。
活动准备:
1、幼儿对制作炒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。
2、幼儿作画用的纸盘、蜡笔和各种荤素菜图片。
活动过程:
一、谈话导入,讨论父母对自己的爱,激发幼儿制作炒面的兴趣。
1、小朋友,你们最爱的人是谁?(爸爸妈妈)
2、爸爸、妈妈是怎么爱你们的?(爸爸妈妈给我买新衣服,爸爸妈妈陪我做游戏……)
小结:爸爸妈妈真的非常非常爱你们,为你们做了那么多事,我们也爱爸爸妈妈,那我们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些什么事情呢?
(我们可以帮爸爸妈妈捶背、可以帮爸爸妈妈扫地……)
3、你们真是一群懂事的宝宝,有了你们的爱,爸爸妈妈一定会感到很幸福。我也很爱我的爸爸妈妈,我觉得爸爸妈妈白天上班很辛苦,晚上回来肚子一定 说:饿了,所以我想做一碗充满爱的爱心炒面给他们,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**心炒面的?(想)
二、教师示范制作炒面
(1)放油。
我先在盘里倒上油,油倒进去了吗(倒进去了),看越来越多了,挤在了一堆,好,可以了吗?(可以了)
(2)下面。
油放好了我现在要下面了,瞧,一根面条下好了,可是一根够不够呀(不够),对一根面条爸爸妈妈怎么吃的饱呢,所以我们要多下点,一根、一根又一根,来我们一起拿出小手来试试看,一根、一根,找空的地方下,下的满满的,但千万不能让面条粘在一起,那样会变成面团,就不好吃了。
(3)撒葱。
现在我想在面条上撒点香葱,那样炒出来的面会很香,爸爸妈妈一定会喜欢。我把葱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撒在面上,因为太长了就不好吃了,但是撒葱的时候要轻轻的撒,要不油会溅出来烫到的,好了现在葱也撒好了。我要开始炒面了,“炒、炒,炒面条,炒一炒,翻一翻,盖上盖子焖一焖,啵噜噜,啵噜噜,打开盖子闻一闻, 说:啊,我的炒面真香啊”
(4)加菜。
可是光一碗面好象营养不是太丰富,我得为爸爸妈妈再加点菜,我的爸爸妈妈最喜欢吃鸡腿,就加点鸡腿吧,看(平平的端起盘子),我的鸡腿炒面做好了,我要把这碗面送给我最爱的爸爸妈妈。
你们想不想也做这样一碗充满爱的`炒面送给你最爱的爸爸妈妈呢?(想)行,盘子、油、面条、香葱都准备好了,现在你就可以开始动手做了。
三、幼儿制作炒面
教师巡回指导,以情境性语言指导幼儿完成作品。
先在盘子里倒上油,慢慢地越来越多,跑到一块儿去了、挤在一堆;面条多一点,让爸爸妈妈吃的饱饱的,不要粘在一起;葱要切切小,一段一段的,轻轻的放,不要让油溅出来烫到了自己。
都放好了吗,放好了我们要炒咯,来一起准备好,小铲子拿好了“炒、炒,炒面条,炒一炒,翻一翻,盖上盖子焖一焖,啵噜噜,啵噜噜,打开盖子闻一闻”你的面条香不香,真香好,不过好象还没熟,我们再来炒一炒“炒、炒,炒面条,炒一炒,翻一翻,盖上盖子焖一焖,啵噜噜,啵噜噜,打开盖子尝一尝”你的面条好吃吗?真好吃。面条炒好了,想一想你爸爸妈妈最爱吃什么菜,给他们加点菜,加点营养,吃了身体会更棒。
四、介绍自己制作的炒面。
1、做好了炒面可以向朋友或客人老师介绍介绍你做的是什么炒面。
2、请1-2个孩子介绍自己的炒面
小结:你们真能干,做的炒面又香又有营养,那想一想,把这碗充满爱心的面端给爸爸妈妈的时候还可以说一句什么话:爸爸妈妈我爱你们!一起来说一说,到时可不要忘记哦!
现在让我们端好自己的炒面,一起去迎接爸爸妈妈吧!小心,盘子一定要端稳了,千万别打翻了!
活动目标
1、 通过情景表演动作,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。学习做自己能做的事,不懒惰,不依赖。
2、 学习词:自己;好孩子,自己搬椅子;好孩子,自己拿杯子;好孩子,自己纽扣子;好孩子,自己穿衣服。同时引导小朋友们学说“好孩子,自己……”
3、学会自己纽扣子,穿鞋。
4、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,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。
5、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,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。
教学重点、难点
重点:使学生们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,不能依赖别人并会说“好孩子,自己……”
难点:学会自己纽扣子和穿鞋
活动准备
地点:休息室(小床、椅子、桌子、杯子、小屏风)
人物:小不点,(请大班小朋友扮演)
道具:录音机(放起床音乐)
活动过程
1、出示场景提问:这是什么地方?(午睡室)
有什么?
看谁来了?(小不点来了),
小不点在干什么?(解钮扣),
谁给小不点解钮扣,脱衣服,脱鞋子?幼儿答小不点自己解钮扣,脱衣服,脱鞋子。
问:“衣服脱下怎样放?鞋子脱下怎么放?”
起床时提问:谁给小不点穿衣穿鞋?(小不点自己穿衣、穿鞋。)
老师小结:自己的事自己做,小不点真能干。
2、老师问小不点;“:你在幼儿园自己的事自己做,在家是不是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呀?”小不点回答:我在家也是自己的事自己做。小朋友们你们也要象我一样,自己的事自己做,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。
老师问:你们认为小不点是个好孩子吗?(是好孩子 )
3、 由小不点带领小朋友边做动作边说:“好孩子,自己搬椅子;好孩子,自己拿杯子;好孩子,自己纽扣子;好孩子,自己穿衣服。。
4、 全班小朋友练习解钮后,扣钮扣,一遍之后选几个能干的孩子表演,小不点指示帮助。
5、 送小不点哥哥回班,(练习运用礼貌用语)。
6、 午睡:全班练习穿脱衣服和鞋子。
教学反思
现在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,一个家庭基本上只有一个孩子,四个老人两个家长,一家六人围着一个孩子转,孩子养尊处优已经习以为常了,一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,说不得,打不得。家长们对孩子是这样捧在手里怕飞了,含在嘴里怕化了。有人说:勤母出懒女,惰师出勤徒。乍一听这句话有些好笑,但细细思考却也是不无道理。现在的孩子不够勤快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太“勤快”了。比如孩子吃饭比较慢,父母在旁边干着急,求爷爷告奶奶,夸张一点的为了喂孩子吃几口饭从家门口一路追到几里外,这也是我们经常看到的`一个场景。于是,时间一长,孩子每次吃饭就形成了习惯——慢慢吃,吃饭是游戏!孩子学穿衣服裤子,刚挣扎了几下,父母一心疼,穿什么呀!我来帮你,我来帮你!一来二去,孩子到头来也学不会穿衣服裤子,因此孩子的自理能力教育就这样给落下了。为了从小培养孩子在家庭中所缺少的自理能力教育,今天(10月18日)下午我结合我们小班语言中的一课《好孩子》在我们班开展了《好孩子》的教学,以下是我通过这次活动的几点反思:
在活动目标上,我制定了三点: 1、懂得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道理,能够主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;2、学习词:自己;儿歌::好孩子,自己搬椅子;好孩子,自己拿杯子;好孩子,自己纽扣子;好孩子,自己穿衣服。同时引导小朋友们学说“好孩子,自己……”3、学会自己纽扣子,穿鞋。在活动中这三点目标均有达到,由于有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,和大班小哥哥的表演,因此孩子们都比较的感兴趣。
在活动过程中,我发现了几点优缺点:1、首先我先利用谈话来引入,同时播放音乐,让小不点哥哥表演来创设情境,引导孩子认识我们要像小不点一样,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,这样才是好孩子。并在小结时表扬小不点使学生们产生一种共呜,我也婪做好孩子。2、我之后请小不点来带领大家学习《好孩子》儿歌并有动作表演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, 3、在表演示范和指导后,就让孩子们去自己动手操作,自己纽扣子穿鞋,虽然有些孩子做的有点困难,但在老师的帮助下也做得很好,增强了孩子们的信心,产生 “我也会纽扣子和穿鞋,我也是好孩子了”的心理,但是我觉得在实际操作中,不止是纽扣子穿鞋,也可以适当的多延伸一些,比如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等,这样不仅可以得到一个经验的提升,也可以增加难度,孩子会更加的感兴趣。
今天的这个活动孩子们还是非常感兴趣的,积极性也比较高,只是在进行操作方面时的常规还需要加强。通过这样的活动,不止能够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,还能从小教育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,培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