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幼师资源 > 幼儿教案

幼儿园大班教案

时间:2024-09-13 10:20:37
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15篇

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15篇

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,常常需要准备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。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!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,仅供参考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幼儿园大班教案1

活动目标:

1、练习单脚跳,发展幼儿平衡能力。

2、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民间游戏,激发幼儿对民间游戏的兴趣。

活动准备:

1、自编韵律操

2、大公鸡、斗牛士音乐

3、奖牌一块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开始部分

1、学大公鸡走路

师:大公鸡是怎样走路的?大公鸡走路时鸡冠竖起来,尾巴的羽毛翘起来,很神气,我们一起学大公鸡走一走,走成一个圆圈。(放音乐)

2、做公鸡操

天气真好,我们一起来做个《公鸡操》吧。

二、基本部分

1、自由探索斗鸡的方法

师:大公鸡们表现真棒,今天我们要玩一个《斗鸡》的民间游戏。想一想,斗鸡要几个人玩?对,斗鸡要两个人或者两个人以上才能玩,那我们可以怎么玩呢?还有什么斗鸡的方法?谁来做一做动作。

2、幼儿自由练习斗鸡的方法

刚刚小朋友想出了好多斗鸡的方法,你们想不想试一试?现在就请你找一个好朋友,一起玩一玩,想出不同的方法来玩。记住:音乐一停,马上回来围圈站好。教师观察幼儿玩法。

交流:你们是怎么玩的?请你们来玩一玩。(请和别人玩的不一样的小朋友)这几个小朋友的玩法真有趣,我们也去学一学,玩一玩。(继续学习幼儿想的动作)

3、重点练习动作:单脚跳

师:小公鸡们用了很多的方法,真棒呀,今天我们就用一种方法来玩,就用单脚跳的那种,这也是我们爷爷奶奶小时候玩的游戏,就是把一条腿弯曲起来用双手抓住脚,用弯曲的那条腿的.膝盖去顶对面小公鸡的膝盖,让对方的脚落地,但自己不能掉下来,行吗?

我们先单脚练习一下。

请两个小朋友来斗一斗,我们给他们加油!谁赢了,她为什么说她输了。对了,斗鸡的时候两个手不能松开,要用膝盖去顶,还要保持平衡。

师:找个好朋友一起玩一玩吧,教师巡回进行指导。

4、集中:我们要遵守规则,双手要抓住一条腿,脚不能碰到地上,和好朋友对面对站好再一起玩一玩比一比。

5、比出斗鸡大王

师:看来大公鸡们个个都很厉害哦,现在我们要进行斗鸡比赛,争夺“斗鸡大王”。怎么玩呢?所有的大公鸡都一起比赛,大家找人顶,赢了继续找,输了退到边上,最后剩下的一个就是“斗鸡大王”。

三、结束部分(放音乐跳舞祝贺斗鸡大王)

今天的斗鸡大王是谁?戴上奖牌。围着斗鸡大王祝贺一下。(边做边公鸡状边围圈走)

幼儿园大班教案2

活动目标:

1.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。

2.理解对称的含义,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。

3.体验对折的乐趣。

活动准备:

大的图片:对称的大蝴蝶图片2张、对称的小熊图片1张、对称的小兔图片1张、对称的青蛙图片1张、对称的衣服、对称的月亮、不对称的房子、不对称的三角形、不对称的茶壶小的图片:每人一份,分别是对称的爱心、对称的梯形、对称的蜻蜓、不对称的雨伞大记录卡1张、小记录卡人手一份

活动过程:

一、活动导入

1、认识对称

(1)小朋友们,你们好!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,这是谁呀!这个蝴蝶跟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?

哦,原来呀,他只有一半翅膀,那他的另一半去哪里了呢?请你们帮他找一找。

哎,那为什么要找这一片呢?

总结幼儿的回答,重点提炼出"可以看蝴蝶两边的大小。"

(2)老师这里有一只漂亮的蝴蝶,那,如果我想知道他两边的翅膀是不是一样大,怎么办呢?

请幼儿回答,教师总结

把他们对折一下,如果完全重合了就说明蝴蝶两边的翅膀是一样的。现在,蝴蝶两边的`翅膀的颜色、图案、大小、花纹,还有形状都一样,我们给它取了个好听的名字--对称。

2、认识对称轴

(1) 跟蝴蝶一起来作客的还有两位动物朋友。这些动物朋友说:"我呢?也跟蝴蝶一样,也是对称的。"那有什么办法知道他是对称的呢?

好,对折一下,完全重合后轻轻用手摸一下。打开以后,中间会有一条线。这条神奇的线呢?它把图形分成了能够完全重合的两部分。这条神奇的线呢?它叫对称轴。

(2) 请小朋友说说小兔子和小熊是不是对称的,并尝试证明。

(3) 教师总结

二、幼儿操作

(1) 今天老师还带来了很多形状宝宝。现在请小朋友来折折看,那些不是对称图形,那些不是对称图形。那么,这些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又在哪里?请你们把它找出来。

如果是对称图形,那就在图形旁边打勾,不是就打叉。

(2) 每位小朋友一份材料,开始操作,教师巡回指导。

(3) 请把你们的材料放回袋子里,现在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把你的结果告诉大家。

你们同意他的答案吗?有没有不同意见?

根据幼儿的回答统计操作结果。并且对有不同意见的图形展开讨论。

它是不是对称的呀!谁愿意来试一下。那它的对称轴又在哪里呢?

其中重点引导孩子注意伞的特殊性。

伞是不是对称的呀!为什么它不是对称的?请小朋友验证一下。

哦,原来这个伞有一部分是重合的,有一部分不是重合的,那它是不是对称的呢?对折之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才是对称图形。

谁跟他是一样的,请举手,为自己鼓鼓掌。

(4) 好了,那老师这里呢?还有其他图形,让老师看看谁才是火眼金睛。

在黑板上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,如有不同意见的就开展讨论。

三、寻找生活中的对称

1、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讲述生活中的对称图形。

好,其实呀,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称图形到处都是。请小朋友来找找看,你知道的对称图形。

2、教师根据ppt请幼儿欣赏对称图形

好,老师也发现了许多对称宝宝,要不要一起看一看。

四、活动延伸

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对称宝宝呀!小朋友,我们回家自己来尝试做一个对称宝宝,明天我们一起来分享。

幼儿园大班教案3

活动目标:

1、了解拱桥和平面桥的区别,体会桥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。

2、探索桥面承重的方法。

3、学习用语言、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。

4、学会积累,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,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。< ……此处隐藏8835个字……环境卫生。

五、小结:学生欣赏以童话的小屋为主体的录象、图片资料。学生自由讨论:你最喜欢哪种类型的小屋,喜欢怎样的门、窗,怎样的色彩?学生制作学生互评并布置下节课的要求,将每组同学制作的小屋组合成一个城堡、社区。

幼儿园大班教案14

活动目标

1、利用幼儿园玩水池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,感知水的特点,巩固对水的认识。

2、引导幼儿用各种资料投放水中玩耍,感知不同物体的"沉"与"浮"现象。培养幼儿观察、比较、归纳的能力。

3、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,发生愉悦的情感体验。

活动准备

1、塑料制品:果奶瓶、塑料玩具、小水桶等;

2、木制品:积木、树枝、冰糕棍、树叶等;

3、纸制品:硬纸壳、皱纹纸、报纸、作业纸、纸盒等;

4、泡沫制品以和小石块、鹅卵石、小铁块等。

5、玩水池

活动过程

一、感觉游戏。

1、引导幼儿一起到水池玩水

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;试试用双手捧水;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;

2、协助幼儿回忆、再现过去所学知识。

如: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,是因为水透明、无色;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,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;

3、鼓励幼儿说出自身的感受或发现。

如: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,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。

二、听觉游戏。

1、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物品一一投入水中。

让幼儿听一听、比一比不同资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;

再试一试、听一听、比一比不同资料从高处、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。

2、幼儿反复对比实验,相互讨论,得出结论:

从高处将资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,重的资料投入水中比轻的资料投入水中声音大。

3.让幼儿闭眼想象:夏天的暴雨和秋雨(毛毛雨)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;

4.播放声音—暴雨,淅淅沥沥的小雨

三、观察、比较、归纳游戏。

1、观察不同资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;

比较资料的'轻、重、厚、薄。

2、感知资料的轻、重、厚、薄和"沉"、"浮"的关系。

3、归纳那类资料会沉于水中,那类资料会浮于水中。

四、触觉游戏。

用手触摸、感知那些资料吸水,那些资料不吸水;

那些资料遇水会烂,那些资料遇水完好如初。

五、收拾整理资料。

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资料收集在塑料袋里,使水中无杂物。

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维护水资源。

注意: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,均让幼儿充沛讨论、交流、合作。

如相互提供资料,交流新发现等。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,体验分享的快乐,体验"发现学习"的惊喜、乐趣。

幼儿园大班教案15

活动目标:

1.通过在游戏中的一次次探索,掌握了集体合作钓鱼的方法:一个接一个按顺序。

2.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,通过观察图片,感知人们生活中处处都要遵守秩序。

3.体验游戏的快乐,培养初步的规则意识、安全意识。

4.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。

5.愿意大胆尝试,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。

活动准备:

1.矿泉水瓶5个,小鱼若干,绳子(彩色绳)。

2.图片6张:乘汽车拥挤图,排队上车图,幼儿排队喝水、滑滑梯图等。

3.1—4的胸卡24张。

4.火灾警报一段

5.钓鱼记录表一张,记号笔四支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出示鱼,幼儿第一次钓鱼。

师:小朋友看,这是什么?(瓶子)瓶子里有什么?(鱼)。

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钓鱼的游戏,我们分成四组进行比赛。等会儿请你们根据自己的胸卡站到相应的桌子周围,我们来比一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一组钓出的鱼最多?记住一定要听好口令,当老师说开始,小朋友才能钓,当老师说停,大家就要立刻停止钓鱼。把你们钓的鱼放在桌子中间,看一看你们这一组总共钓出了多少鱼?听明白了吗?好,走吧!

师:准备好了吗?预备——开始(幼儿操作)

师:停,时间到,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组的成绩。

第一组_____ 第二组_____ 第三组_____ 第四组_____

师:请小朋友们回到座位上,看黑板上有一张记录表,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上面把你们这次的成绩记录下来。

师:小朋友看,我们钓出来的鱼都很少,为什么?(时间少,挤在一起) 挤在哪儿啦?(瓶口)是啊,小朋友一起拉,谁也不肯松开,小鱼都挤都挤在瓶口,很难拉出来。那我们该怎么办?(一个一个拉)

二、幼儿个别尝试。

师:这个方法行不行呢?我来试试吧,(教师示范)。看,我们一个一个拉真的不会挤在一起。

谁也愿意上来试试?(请四位幼儿)

师:小朋友们看,他们一个接一个地很快就把鱼钓出来了,原来啊他们在一个一个拉的时候还注意顺序呢!小朋友,我们也用这样的方法再来一次钓鱼比赛,好吗?这一次我们还用同样的时间看看每组的成绩如何。好,我们走吧。准备好了吗?预备,开始。

三、幼儿再次操作。

师:时间到,停,请小朋友把钓出的鱼放在桌子中间,我们一起来数一数。

第一组_____ 第二组_____ 第三组_____ 第四组_____

好,小朋友,我们一起到这边坐下来看看这次哪一组钓出的鱼最多呢,我们一起来为他们鼓鼓掌。再看看我们第二次钓鱼的成绩和第一次相比怎么样?(多)。看来,当瓶口很小的时候,我们只有一个接着一个按顺序地拉,才能把鱼顺利地钓出来。

活动反思:(周骏)

以前在开展活动设计时,我总是躲在老教师背后,附和着大家的意见,此次活动的设计过程中,我也尝到了殚精竭虑、绞尽脑汁的.滋味。这种由被动转向主动的过程,虽然很痛苦,但在积极的思维方式、教育理念的转变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获。

这次我们是一个三人组的小团队,大家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困难。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,我学会了尊重别人的意见,逐渐与伙伴们找到了分工合作的契合点。我看到了别人的闪光之处,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许多启示,并学会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。

活动中,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,对于课堂的掌控以及应变能力都有所欠缺。担心“放”了“收”不回来,留给孩子主动活动的时间、空间不够。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,但绝不是对孩子实行控制。这种控制会让孩子失去积极性和兴趣,使师生之间的互动流于形式,抑制了孩子观察、操作、探索、思考的过程。看来,想在课堂上运筹帷幄,收放自如,绝非一日之功。没有大量的实践积累,不断地磨练是不可能实现的。在今后的活动中,我会改进自己对实践的自觉意识,提高开展教学工作的理性程度,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。

《幼儿园大班教案集合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