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精品)幼儿园大班教案
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,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9篇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活动目标:
1、学习儿歌, 学认字词 寒冷冬天 受伤脖子 双,并能用“双”组词。
2、通过学习 培养幼儿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。
活动构思:小朋友马上要上小学了,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在帮助的情况, 怎样帮别人最好呢? 同时为丰富幼儿的词汇而设计了此活动。
活动准备: 大范例(要学的新字词用红色的笔写) 字卡以及字义图片录音机 磁带幼儿用书及人手一支铅笔 自制 神秘袋(里面放一些幼儿喜欢的礼物和字卡)
活动过程:
一、 开始部分
复习已学过的字词(游戏 神秘袋)
师: 神秘袋真奇妙,里面的东西要不要?
幼:要
(老师用手从口袋里摸出东西, 吸引小朋友,交替摸出字卡, 以达到复习已学的字词目的)
二 、 基本部分
1、欣赏儿歌,引入课题。
提问: 儿歌中的天鹅它在哪里做什么?(在寒冷的公园里过冬)
它怎么了? (翅膀受伤了,很孤单)
小朋友怎样帮助它的? (变成一只天鹅跟它作伴)
不错的那你怎么样帮助天鹅呢?
小朋友讨论, 个别回答, 老师小结。
2、出示大范例,学习儿歌。
3、学习字词
引导幼儿观察大范例中红色的字宝宝,告诉他们这些字宝宝是今天要和小朋友玩游戏的字宝宝。
A、 出示体现能冬天的图片, 请幼儿说出图的特征, 引出“冬天”。请幼儿说出冬天的'气候特征及人们的衣着等与其它季节的不同,帮助幼儿理解字词,并学习“寒冷”。(用同样能帮助幼儿边理解边学习字词的方法不学习其它字词) 学一个字词用磁铁贴好于黑板上。
B、巩固字词
分男女小朋友比赛,一起认读黑板上的字卡上的字, 请个别幼儿认读。
游戏: 小猴小猴真爱玩。
C、请小朋友用铅笔圈出书上儿歌中的所学字词,老师来回指导。
三、 结束部分
老师小结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活动目标:
1、欣赏皮影舞,了解其基本动作特点。
2、能控制身体的关节随音乐表演,模仿并创编皮影人的各种动作,控制身体创意造型。
3、喜欢参与活动,感受皮影舞的魅力。
活动重点:
初步感知皮影舞蹈是由皮影戏改编而来,感受皮影舞夸张诙谐的动作特点。
活动难点:
敢于大胆模仿舞蹈动作。
活动准备:
1、比较亮的灯(太阳灯),白色的幕布。
2、教师教学资源《俏夕阳》;《快乐的皮影人》音乐。
3、幼儿对皮影及皮影戏的已有经验。
活动过程:
一、完整欣赏《俏夕阳》视频,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。
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里的人在
干什么?你认为皮影舞哪里好玩?她们的动作和我们平时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?
小结:视频里的人在跳的这种舞蹈叫皮影舞,也叫影子舞,是由皮影戏改
编而来,现流行于我国的河北地区,20xx 年时还上过央视春晚呢!平时我们跳舞都是面向观众,而皮影人跳舞都是侧身站位;平时我们的动作都很优美舒展,而皮影人的动作则是僵硬夸张。
二、通过欣赏视频和模仿,引导幼儿发现皮影舞的动作特点,并掌握其动作要领。
1、再次欣赏视频,引导幼儿发现皮影舞的动作特点。
提问:皮影人都是哪里在动?都是怎样动的?你喜欢视频里的哪个动作?
它是怎样做的?
小结:皮影人胳膊、腿、脖子的动作最多,他们的动作都非常的夸张、僵直。
2、师幼共同尝试表现皮影舞的动作,进一步感受皮影人身体动作的配合及协调性。
提问:皮影人全身动作是怎样配合的?谁想到台前模仿一下?
小结:按一定的节奏,胳膊、腿、脖子相互配合,像机器人一样走路。
三、通过创编皮影人的动作和表演皮影舞,引导幼儿感受皮影舞的独特魅力。
(1)鼓励幼儿听音乐,尝试创编动作进行表演。你觉得皮影人还可以做什么动作?自己试一试吧!
(2)拉上窗帘,拉开幕布,打开灯光,请幼儿做“皮影人”进行表演。
可以部分做演员部分做观众,交换欣赏。
活动延伸:
表演区投放皮影舞表演所用幕布和射灯,鼓励幼儿大胆地表演“皮影人”。
大班艺术:舞蹈欣赏《快乐的皮影人》课后反思
《快乐的皮影人》是根据春节联欢晚会舞蹈节目《俏夕阳》的音乐改编而成的,幽默、滑稽,具有民族特色。皮影戏虽我国民间优秀的传统艺术表演形式,但对于我们园的幼儿来说却是比较陌生和久远的文化。经过反复研讨,最终我们把该活动内容定位在了通过欣赏舞蹈,这样对孩子的舞蹈动作要求降低了,孩子们感兴趣的成分又增加了,能让幼儿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.魅力。
活动中,我通过引导幼儿观看皮影舞视频,让幼儿去欣赏感受皮影舞的艺术魅力。通过课前知识经验丰富,幼儿已了解皮影的构造,知道皮影是关节活动。因此,在活动中,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高,通过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所讨论的问题,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同时还能在讨论中,大胆地提出新的问题。
最后让孩子在幕布后面表演是整个活动的高潮部分。在灯光的照射下,孩子们听着音乐进行表演。在台上表演的孩子兴高采烈,在台下观看的也兴致盎然,孩子们观看着同伴在幕布上的剪影,心里期待着等下自己在幕布后要怎样进行出色地表演,做一些什么有趣的动作。
但在活动中,如果能更加深刻的挖掘幼儿对皮影戏的情感,效果会更好。为此,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,我将更加注重对幼儿情感的挖掘,逐步完成我的教学设计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一、作品
游戏玩法建议
1、点兵点将游戏中尽量让每个幼儿有游戏的机会。
2、演唱歌曲部分: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。
3、游戏形式逐渐递增,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。
二、教学活动建议
【活动准备】
1、草帽17顶、老爷爷的装扮一套、带绳子的塑料筐两个。
2、听过故事《猴子学样》。
【活动目标】
1、感受黄梅戏的曲调风格,体会其中的诙谐和幽默。
2、尝试根据情节、角色创编动作帮助理解记和忆歌词。 ……此处隐藏2435个字……有花纹。
还有小猫,哎呀,差点看成了小老虎,没有“王”字,嗯,确定是小猫呢。(小朋友们看着是不是觉得眼熟呢?因为啊,这些小动物的形象都来自于民间,牛是陕西泥玩具,猴子、小猫、鸟则是河南的民间玩具。再看整本书的色彩,以金色和红色为主,这也是有来由的。同时以方、圆、半圆来分割画面,这些都具有漆器的特点,也让这本书更有“中国味”。)
2、发现了太阳,太阳照在身上暖洋洋的
3、“太阳怎么往下掉”,怎么办呢?(小动物们非常着急!)
(1)小鸟用藤条把太阳捆住。
(2)小猴子想用竹竿撬起太阳。
(3)松鼠们用松果堆起了松塔,想托住太阳。
(4)我们的小黑牛倒立,想用脚顶住太阳。
(5)最终太阳还是掉进了地里。大家又开始挖太阳。挖着挖着,大家又困又累,都躺在地上睡着了。黎明时分,大家惊喜的发现,太阳终于又被他们“挖”出来啦。
(三)、总结
把太阳下山想象成“掉”下来,而小动物们想尽办法不让太阳掉下来,正是孩子们天真无畏的想法。日常生活中,我们面对孩子们所做的一些看似冒险的事情,会不约而同地去严厉阻止,往往会阻断孩子探索世界的劲头。我们不妨适当放手,让孩子们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,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界的兴趣,和他们一起体会童真和童趣。
(四)、认识作者
(1)郭振媛 /文 一个喜欢孩子,热爱写童话书的人。
(2)朱成梁 /图 1948年出生于上海,学生时代在苏州度过。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。主要作品有:代表中国参与《地球的一天》的创作,以及《火焰》《团圆》《棉婆婆睡不着》《老糖夫妇去旅行》等。曾获丰子恺图画书首奖、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儿童图书、野间儿童图画书插图佳作奖、博洛尼亚插画奖、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作家奖等奖项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8活动目标
1、 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,感知6的分解组成,掌握6的5种分法。
2、 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,掌握数组成的递增、递减规律、互相交换的规律。
3、 发展幼儿观察力、分析力,记录能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。
教学重点:
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,学习并记录6的5种分法。
教学难点:
总结归纳6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。
活动准备
教具:大挂图一张(图上两座房子、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解式)、6只熊猫卡片、记号笔、记录纸。
学具:幼儿每人一张图(图上两座房子、图两边各有一个画有空格的6的分式)、
每人6只动物卡片、铅笔、橡皮、1—5数字卡若干
活动过程
(一)、开始部分
1、导入:
师:秋天来了,大树妈妈写信忙,写给这写给那,红叶黄叶都写光。
问:都有谁收到了树妈妈的信?(引导小朋友回答都有哪些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)
问:树妈妈的信上写了些什么?(告诉小动物们要准备过冬)
师:小动物们收到了树妈妈的信,盖了许多新房子,准备在新房子里暖暖和和的度过冬天。
2、出示大挂图引出“6的分解组成”
师:熊猫家分到了两座房子,熊猫家一共有几只熊猫(和幼儿一同点数共六只)出示“6”的数字卡。
师:6只熊猫两座房子怎样分,熊猫们犯了愁,不知该怎样分,有几种分发。请小朋友们说一说
(二)、基本部分
1、请幼儿帮助自己的小动物来分房子。
(1)、幼儿观察自己的学具,说说自己分是什么小动物,点数小动物的数量(6只)
(2)、幼儿将6只小动物分在两座房子里,每分一次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
2、请幼儿分别到前面说一说自己分的结果。教师在记录纸上记录幼儿的分法。
3、教师归纳幼儿的分法,总结出“6”的5种分法。
4、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,引导学习有序进行“6”的分解组成
(1)、教师演示给6只熊猫分房子,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两座房子里小动物的数量,并记录下分的结果,“6”可以分成1和5、2和4、3和 3、4和2、5和1。
(2)、幼儿观察“6”的分解式,初步掌握有序的.进行“6”的分解组成,了解数组成的递增、递减规律、互相交换的规律。
5、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,尝试有序的进行“6”的分解组成,记录每次分的结果。
(三)、结束部分
游戏《找朋友》
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(1—5)戴上,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“6”的幼儿做朋友。
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9活动目标
1、培养幼儿大胆参与游戏的情感,体验游戏的快乐。
2、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、灵敏性、准确性及培养幼儿的耐力。
3、练习幼儿双腿夹物跳的动作及准确投掷的能力。
活动准备小沙包若干、跨栏四个、圆圈四个。
活动过程
一、导入
1、教师以游戏口吻:今天天气真好,小朋友一起跟老师来做做运动吧!
教师组织幼儿来到活动场地,师生共同念儿歌:
“今天天气真正好,小朋友们来做操,
伸伸臂,伸伸臂,弯弯腰,弯弯腰,
踢踢腿,踢踢腿,蹦蹦跳,蹦蹦跳”。
2、出示沙包
教师:你们看这是什么?我们一起来玩沙包好吗?
二、展开
教师:沙包有许多玩法 ,让我们动脑想一想,沙包可以怎样玩呢?
1、幼儿自由玩沙包,教师观察指导。
(启发幼儿积极参与,想出了许多办法,有用沙包投掷物体的`,有踢沙包的,
有像小乌龟一样背着沙包爬的,有的夹在腿间像小白兔跳的,有用头顶,肩扛的,
有几个小朋友相互结合传沙包等等,幼儿想出了许多好玩的玩法)。
2、师生共同讨论沙包的多种玩法,幼儿相互模仿。
(让幼儿展示自己与其他幼儿不同的玩法,让幼儿相互交流,相互模仿,体验游戏的快乐。)
3、重点练习双腿夹物跳、准确投掷。
(1)龟兔赛跑
玩法:把幼儿分成两组,一组扮小白兔双腿夹沙包,进行跳跃前进,另一组扮小乌龟背着壳(沙包)进行着地爬,
两组一起前进,看那组最先到达终点为胜。
规则:中途沙包掉落,需放好后继续前进。
(2)炸碉堡
玩法:把幼儿分成四队,人手一颗“手榴弹“(沙包)分别站在起跑线,
教师发出信号:“1.2.3出发!”每队第一个幼儿立即跑出,到跨栏前拿起“手榴弹”(小沙包)
向敌人“碉堡”(圆圈内)投去,如此依次进行,打中“碉堡”次数最多的对为胜。
要求:必须到跨栏前才能将“手榴弹”扔出。
三、结束
教师:敌人的碉堡炸掉了,我们胜利了”。
一起做放松运动,结束活动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