幼儿园大班教案实用【5篇】
作为一名教职工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。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?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活动目标:
1、复习3的组成,学习按图操作顺序,感知图中事物的数量关系及学习列出算式。
2、进一步理解“+”、“=”的含义。
3、在活动中体现游戏的愉悦,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4、喜欢数学活动,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,培养思维的逆反性。
5、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。
活动准备:
背景图一副、磁性教具若干、数字积木、数字卡、数题卡
活动过程:
1、游戏《小动物的叫声》复习3的组成:
师: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?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《小动物的叫声》游戏,好吗?小鸭小鸭叫3声,我的小鸭叫1声,你的小鸭叫几声?1和2合起来是几?
师生互动,在拍手游戏中复习3的分与合。
师:在刚才的游戏中老师发现有位小朋友叫的又快又准,老师奖给你一个奥运福娃,喜欢吗?这节课老师要把福娃奖给那些上课认真听讲,爱动脑筋的孩子,比一比看谁得的福娃多。
2、出示背景图:
A、草地上有1只小兔,又来了2只小兔,草地上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呢?
a. 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?(加法) 为什么用加法?(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算总数用加法。)怎么列式? 出示:1+2=3
b. 数字1、2、3各表示什么意思?(1表示1只小兔,2表示2只小兔,3表示一共有3只小兔)“+、=”各表示什么意思?(加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,等于号表示两边的数量一样多。)
B、 池塘里有2只小鸭,又来了1只小鸭,池塘里一共有几只小鸭?
a.这道题用什么方法做?(加法)为什么用加法?怎么列式? 出示:2+1=3
b.数字1、2、3各表示什么意思?“+、=”各表示什么意思?
C、教师编加法应用题,幼儿摆算式,教师巡回指导。
3、游戏:送信
师: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送信的游戏?请2位小朋友来扮邮箱,谁愿意?(点2名幼儿戴上邮箱头饰?)再请一些小朋友把信送到邮箱,谁愿意?老师发算式卡片,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,小朋友把信送对了,我们就把掌声送给他们。
幼儿游戏,教师巡回指导。
师:小朋友们表现真棒,都能把信成功的送到邮箱。
4、教师评议小结。
教学反思:
本节课幼儿已有了3以内分与合的基础,计算本身不存在问题,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。要让活泼、好动的小朋友坐住30分钟,真是不易的事情。(快思老师.教案网出处)因此,在教学中,我根据本节课教学重点,幼儿的实际经验和年龄特征,确立以情境教学为主线,游戏活动为辅助形式,带领幼儿在情境中结合图意理解加法的含义,在玩中掌握算法,正确进行3的`加法计算。
教学中确立这样的几个环节:
第一环节 复习旧知。
3的分与合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。因此,课前谈话,我以拍手游戏创设情境,即复习了3的分与合,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,奥运福娃作为奖品,调动了幼儿学习的欲望,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。为课堂教学的有序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。
第二环节 创设情境,探索新知。我分两个层次组织教学。
第一层次 认识加法,理解含义。
因为小兔、小鸭是小朋友们最熟悉的动物,因此,我以小兔、小鸭创设主题情境,引导幼儿独立观察、用自己的话描述图意,在教学中发现幼儿都能认识到:把原来的1只小兔和又来的2只合起来一共有3只。然后,我小结引出加法的算式,再引导幼儿同桌讨论,交流算式的含义,在幼儿读算式的过程中,进一步深化理解“要把两部分合起来”需要用加法来计算。主题图的创设既充分调动幼儿自主探索的兴趣,又进一步培养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,丰富了幼儿对加法的认识,初步感悟用加法可以解决问题。
第二层次
引导探究,掌握方法。
我再次创设情境,出示两组图,引导幼儿观察,交流所获得的信息,体会要把2只小鸭和1只小鸭合起来是3只小鸭,就要用加法计算。通过对算法的探究,在交流中掌握把2和1相加就是把2和1合起来的方法,进一步建立加法的含义。
第三环节
实践运用 巩固对加法的认识。
为了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,我创设了 “送信”游戏活动。不仅帮助幼儿熟练计算3以内的加法,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,让幼儿享受数学成功的快乐与价值。
本节课因为我组织教学比较到位,注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,特别注重幼儿表达图意能力的培养,因此,幼儿在说中很好的理解了加法的含义。课堂教学扎实有效,生动活泼,幼儿学得轻松愉快。
教学目标:
1.了解钟面的主要结构,知道时针、分针的运转规律。
2.学会看整点和半点。
3.增强时间观念,体验游戏的快乐。
教学准备:
经验准备:对认识时钟已有一定的知识经验,并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。
物质准备:课件,大钟、幼儿每人一个小时钟,实物投影仪,幼儿分组操作材料,大灰狼头饰等。
教学过程:
一、猜谜引题,认识时钟
1.猜谜引题,激发兴趣
2.交流经验,理解用途
小结:时钟是我们的好朋友,可以提醒我们:现在是什么时间,应该做什么事情了。它是我们生活的.好帮手,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。
3.播放课件,认识时钟
引导语:如果我们要把圆变成时钟要添加什么?有哪些数字?数字排列有规律吗?长针叫什么?短针叫什么?
小结:钟面上有1-12的数字按一定的顺序排列,长针叫分针,短针叫时针;时针比较粗,分针比较细。分针走得快,时针走得慢,分针跑一圈,时针走一格或者一个数字,这就是一小时。
二、操作学习,认识整点与半点
1.观察课件,认识整点
小结:原来分针指在12,时针指向几,就是几点整。
2.分组操作,巩固整点
a看时拨钟b看时间对应画时钟
c对应时间插卡d时间时钟对对碰
3.观察课件,认识半点
小结:当分针都指向6的时候,时针指向两个相邻的数字中间,时针刚走过几,就是几点半。
4.观看课件“我的幼儿园半日生活”
小结:小朋友们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。而且你们马上就要上小学了,会有更多的学习任务。我们可以请时钟帮忙,提醒我们做好每天该做的事情,按时起床、准时睡觉。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时的好宝宝吧!
三、游戏体验,复习巩固
游戏名称:老狼老狼几点钟
教师讲解游戏规则:老师当老狼,小朋友们当小羊。老狼出示时钟时,请小羊说出时间。老狼说几点时,小羊就把手上的钟拨几点。小羊拨好了钟就停下来,请老狼看时间。如果拨错时间,可能会被老狼吃掉。
【活动目标】
1、知道八大行星的名称,并了解我们是住在哪个行星上。
2、懂得辨识八大行星,并说出它的典型特征。
3、懂得为八大行星正确排序。
【活动准备】
1、经验准备:知道我们是在行星上生存,知道太空中还有其他行星存在。
2、物质准备:一张大张八大行星同时在轨道上的图片、8张八大行星各自典型的图片、40份有8张小张的八大行星图片、一段《八大行星》视频。PPT一份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出示图片、认识八大行星。
引导语:在太阳外围这一圈圈的轨道加上太阳和8大行星就叫做太阳系。这是他们家的名字。(依次根据图谱认识八大行星的外貌以及它典型的特征)
小结:太阳系里的八大行星都很特别,它们都有不一样的地方。
二、巩固印象,学唱歌谣,巧记八大行星。
引导语:认真听歌谣,听听里面都说了些什么。想想歌词里都说的是什么意思。
小结:原来歌谣里写的是八大行星的顺序和它们的'一些典型特征,这样子唱方便我们记忆。
三、火眼金睛辨真假,营救八大行星。
引导语:太空里来了个外星人,它们把八大行星都抓进它的大黑袋里了。它想考验我们班上的男生和女生,看看你们谁能闯关成功,救出的行星最多。
小结:小朋友们都很善良,积极营救八大行星。而且眼睛和耳朵都很灵敏,没有被外星人的难题给难住了,都成功的把八大行星给救出来。
【活动延伸】 在操作区玩八大行星拼板,感受八大行星的的魅力。
附歌谣:八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,水金地火木,
大家都很酷;大家都很酷;
土天王海王,土天王海王,
木星是大王;木星是大王;
水星你最小,地球有人住,
金星你最亮,火星飘大雾,
土星套着泳圈浮水上;天王最冷不耍酷,
惟有海王最大风儿呼呼呼,
吹得自己最显著。
活动目标
1、激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。
2、能画出人物正面、侧面的几动态。
3、发展幼儿相信想象力与创造力,提高幼儿绘画技巧。
活动准备
1.课件-动画片:你能飞吗?
2.彩笔,画纸。
活动过程
一、动画片引入主题,激发幼儿兴趣。
指导语:小朋友有一个很好看的动画片叫《你能飞吗》,想一想哪些动物能飞呢?
1.请小朋友看一看动画片里有谁?谁会飞呢?
2.它们是靠什么飞上天的?
二、激发幼儿想象,拓展幼儿思维。
1.想一想,能飞上天的有什么?
(引导幼儿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讲述)
2.鸟类为什么能飞上天?它们靠的是什么?
(幼儿讨论,发言)
3.飞机没有翅膀,为什么也能飞上天?
(飞机有螺旋桨)
三、幼儿想象作画
1.小朋友,你想飞上天吗?你可以借助什么飞上天?
(让幼儿用动作学一学怎样飞,启发幼儿横着飞、竖着飞。可以借助飞机,气球等。)
2.幼儿作画,教师交代要求。
(1)可以画天上的人物、小鸟等其他东西。采用不同的东西使自己飞上天,
如:翅膀、气球、螺旋桨等,并画出人物的不同姿态。
(2)启发幼儿利用遮挡的`关系画出许多的房子和动物等
(鼓励幼儿大胆作画。)
四、作品欣赏
1.教师重点讲评有创意的作品,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大家听。
2.幼儿互相观赏作品。
《你姓啥》
【活动目标】
1、在理解童谣内容的基础上,学习有节奏地诵读童谣。
2、能尝试着用发音相似的词语进行替换、创编童谣。
3、感受问答式童谣的诙谐、幽默,体验用方言诵读童谣带来的乐趣。
【活动准备】
1、童谣录音(用《杨柳青》音乐作伴奏)。
2、白板图谱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游戏“我问你答”,幼儿介绍各自的姓氏。
小朋友,我有个问题想要问问你们,你知道自己姓啥吗?(知道)那我们来玩一个我问你答的游戏,我问到你的时候,你再回答我好吗?老师问“你姓啥”,幼儿回答“我姓X”。那你们知道我姓啥吗?有的小朋友知道,有的`不知道,那你们应该怎么问我呢?(幼:你姓啥,师:我姓吴)所以你们可以叫我吴老师!
二、欣赏、理解童谣。
1、我们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有一个姓,今天我也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关于姓的童谣,我们一起来听一听,童谣里的小朋友他姓啥?小耳朵听仔细!(欣赏第一遍童谣)
2、提问:童谣里的小朋友姓啥呀?(姓黄)人家是怎么问他的?(你姓啥)他又是怎么回答的?(我姓黄)请你们连起来说一说!(你姓啥,我姓黄)你觉得有趣吗?那你们再来听我念一遍,听听看,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。(欣赏第二遍童谣。)
3、提问:你觉得什么地方最有趣?最喜欢哪一句?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点击白板引出图谱,并引导大家一起说一说、学一学。
三、学习童谣。
1、师幼结合完整的图谱,一起念。
你们真厉害,帮我把图谱填完了,那你们能不能看着图谱跟我一起来念一念呢,我们试试看!刚才我们念了一遍之后,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?(拎出难句,重点练习)这一句是怎么说的?我们一起说!还有吗?(没有了)那我们再看着图谱响亮的来念一念,行吗?(行)老师这里也有一首好听的音乐,那我们能不能听着音乐的节奏在完整念一遍呢。你们念得真不错,快表扬表扬自己。
2、现在请你们看看图谱上什么最多?问号表示什么意思呢?(问)它都用了一个什么词?(什么)那第二列和第四列表示什么呢?(答)是回答问题的对不对?
3、师:这首童谣是一问一答的,那好,我想和小朋友继续来玩我问你答的游戏,吴老师问的时候拍手问,小朋友答的时候也要拍手答,听明白了吗?刚刚我问你答,现在我们换一下你问我答行吗?(师幼互换角色)
四、简单创编童谣。
1、你们玩的高兴吗?(高兴)那请你们现在安静的坐好休息一下。你们念童谣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首童谣问的时候有什么特点?(引导幼儿知道提问前一句的第一个字)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姓,那能不能把我们的姓也编到童谣里呢?(能)我来问一个小朋友,你姓啥?(我姓王)哦,姓王,可以怎么编呢?(把王字写出来,老师先来开个头吧,你姓啥?我姓王,接下去应该怎么问呢?啥个王?老虎王。)还有很多小朋友的姓是不同的,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姓编成一首简短童谣(想)今天后面来了很多客人老师,等会请小朋友自己去找个客人老师,请他们帮你一起编好吗?但是请客人老师帮你的时候你应该怎么邀请呢?(客人老师,我想你们帮帮我的忙,你愿意帮助我吗?)
2、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一起念自编的童谣。
客人老师帮助了我们,我们应该和客人老师说什么?(谢谢客人老师),今天我们本领就学到这,和客人老师再见吧!
附童谣《你姓啥》
你姓啥?我姓黄。什么黄?草头黄。
什么草?青草。什么青?碧绿青。
什么笔?毛笔。什么毛?三毛。
什么山?高山。什么高?年糕。
什么年?20xx年。我来向你拜个年!
什么年?新年?什么心?开心?祝你开开心心每一天。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