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
春节,是农历的岁首,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.古代过“年”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。为大家分享了庆元旦迎新春的儿童画,欢迎欣赏!
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1
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2
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3
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4
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5
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6
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7
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8
亚洲其他国家是怎样过春节的?
新加坡
新加坡是个多民族、多元文化的国家,一年中各种民族节日很多。重要的有华人的春节、西方的圣诞节、马来人的开斋节、印度人的大宝森节、新加坡国庆节。新加坡华人占总人口的76%以上,所以中华传统的春节是最隆重、最具影响力的节日。
每逢春节,新加坡华人家家户户写春联、贴福字,屋里屋外红红火火;买年货、做年菜、除夕吃团圆饭喜气洋洋;民间也兴拜年、祝福、送红包和压岁钱,图个吉利。
捞鱼生
南洋华人喜欢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欢庆华人年,那就是一家人欢聚一堂“捞鱼生”。“捞鱼生”是一种菜式,以生鱼条为主食,加以有色蔬菜和水果丝、白芝麻、花生碎,调和五香粉、胡椒粉、酱汁等,装成一个大盘。
“捞鱼生”仪式开始时,便由一人发令,其他人一起把大盘中的菜物高高捞起,并齐声高喊:“捞起,捞起(捞喜),捞到风生水起,一年好过一年”。“捞鱼生”带有吉祥的意味,祈求来年好运,能发大财。
舞狮子
春节的市场上张灯结彩,人山人海,一派繁忙景象。特别是牛车水(唐人街)更是大量出售华人风味食品,中国民族服饰和林林总总的吉祥物。那里锣鼓喧天,舞龙队、舞狮队尽情表演。一年中唯有春节这一天,这里可以燃放烟花爆竹,加上节日喜庆的春灯,节日的气氛非常浓郁。
团圆饭
说起特色,新加坡的大年三十有点意思。当中国人民在“过春晚”的时候,新加坡华人是在“过春节”。当然,大吃一顿是不可少的,陪老人吃团圆饭对孩子是一种“任务”,对成人却是一种“责任”。不知道是那朝那代的规矩,新加坡吃团圆饭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开门,意思是避免其他什么的参加。
接观音
一直有个“传说”,讲新加坡的繁荣昌盛,与李光耀的夫人每年大年初一到四马路观音庙为国家烧香祈福有关;当然,她不用也不能排队从庙门进入,她可以从庙的后门进入,直接上到二楼烧头香。与国内的一些寺庙不同,这里添香油钱是完全随意的,没有任何形式的压力,因为富商们捐的钱数巨大到不需要普通香客助威的地步。也不需要买香,庙内可以自取,因为买一束50根的香才3元,自己用不完的就捐给庙里免费给其他的香客用。
逛花市
在新加坡是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的,但是花市却热闹非凡、奇花异草、姹紫嫣红,过年期间到处是逛花市的人群。
新加坡虽然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,但是依然保持着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国过年习俗,异国他乡,洋溢着血浓于水的浓浓的乡情,也洋溢着弥久欲新浓浓的年味。
韩国
在韩国,“农历新年”是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,全国放假3天,这也是全年最长的法定假日。春节期间,全家团圆、祭祖、拜年、敬神礼佛以及各式街头庆典,仍然以韩国传统的民俗特色完整传承着。
韩国称春节为“旧正”,与称新年为“新正”相对应,就是旧历年的意思。据说从新罗时代韩国就开始过春节了,然而在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殖民统治时期,过春节被严格禁止。当时如果某个孩子的饭盒里被发现祭祀用食品,这个孩子就会受到处罚。春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,在韩国经历了一段“等待”的历程,直到1985年它才以“民俗日”的名称再次出现。 1999年,韩国正式恢复了春节这个节日。而现在,春节已经成为了仅次于中秋节的第二大节日,也是除中秋以外的另一阖家团圆的日子。
穿韩服
韩服是韩国人长久以来的传统服饰,浸透着这个民族的思想和审美意识。每逢重大传统节日,韩国人都会穿上韩服进行各项活动,春节自然也不例外。新年的早上,韩国人早早地起床穿好韩服,为一天的祭祀拜年等进行准备。这一天的活动几乎都会穿着韩服,所以春节的时候去韩国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韩服打扮的人。
年夜饭
韩国的年夜饭菜色丰富、讲究很多,最大的特点是饭菜要传统,而且得靠媳妇亲自动手制作。比如要煮“五谷饭”,用云豆、大豆、小豆、黑豆和大米混合做成的米饭;要做“打糕”,包韩式 “饺子”。这些都是象征新年美好祝愿食物,每一款食物,每一道菜一定要讨口彩,并有蕴含不同的寓意。有的菜寓意吉祥,有的菜象征幸福,有的寓意繁荣和好运。
岁酒
除夕(大年三十)的时候,每家每户都会按照扫墓的顺序,喝叫做“岁酒”的酒。所以初一的早晨从年纪小的人开始,每人喝一杯,“岁酒不温”是这个习俗的特点。屠苏酒和椒柏酒是最常见的岁酒,人们相信喝这种药酒的话会驱除厄运,不会生病,健康长寿。新年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岁酒上邻居家串门的时候,互相炫耀自家的岁酒好喝,喝酒之后,一起聊天,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。
年糕汤
中国人过年的时候吃饺子,而韩国人则是吃年糕汤。祭祖、拜年结束后,祭祖所用的“年糕汤”便成为韩国人初一早上必吃的传统食物,称之为“岁馔”。而吃年糕就意味着长了一岁,故也称为“添岁饼”。长条的年糕寓意着健康长寿,而铜钱一样圆圆的年糕则寓意着财富。高丽时代随着饺子汤传入韩国,所以现在韩国人也把年糕汤和饺子汤混合起来吃。根据口味不同,可分为牛肉、骨头、海鲜等年糕汤,有些还要加上牛肉、胡萝卜、鸡蛋等,以求色彩亮丽。不过不管是加了什么材料,这些年糕汤都有一个特点,就是味道清淡。
守岁
吃完年夜饭后,韩国家庭会彻夜不熄灯守岁到天亮,民间习俗的说法是不守岁,眉毛会变白。此外,他们还会在年三十夜里在房间或厨房门边上挂上福笊篱。那是一种用竹子或者扫帚丝编制成的筛米的用具,外型类似畚斗,挂在家中墙上,民间认为它可以抓来一年的福德,象征来年将丰衣足食。
祭祀
大年初一的早上,韩国人早早起床,穿好美丽的韩服,祭祀祖先。韩国人认为,去世的祖先只有在这天才会回来,品尝祭祀食物。韩国人祭祖有严格的说法,仅供桌的摆法就有“鱼东肉西”、“头东尾西”、“红东白西”、“枣栗梨柿”、“生东熟西”、“左饭右羹”等规则,祭祀的程序也很严格。祭祀时,在写着祖先名字的灵位上供上各种食物后,子孙们倒上酒然后行礼,向祖先表达子孙们的感激之情,并祈求祖先保佑一年期间的平安和健康。
马来西亚
在国外,春节期间最有年味儿的地方应该就数马来西亚了。在马来西亚许多华人家庭的共同印象之中,农历新年的氛围,是开始于年初一到来之前的两三个星期。过年的感觉与体验,是年年周而复始,随着每个家庭迎接为了明年新年,张罗准备,几乎每家每户都会一起大扫除,在每一年的年尾,一天比一天热烈起来。
除了大家熟悉的新年庆贺方式,可能有你不知道,在马来西亚,人们还有其他花样过大年。
有些来自中国五千年的古老传统,有些则是结合了当地风俗后演变而成的独特习俗。所以春节期间来马来西亚,一定会让你惊喜连连、大开眼界!
大街小巷的新年歌
“听新年歌”已成为大马华人过春节独有文化与特色,少了充满喜庆气氛的新年歌,感觉就不像是“过新年”,而推出贺岁专辑,也成为大马华人独有的文化;选购新年专辑,更是消费者必备的 “年货”之一。本地电台电视台,抢发新年贺岁专辑。在马来西亚除了旧歌新唱,还有本地电台、电视台每年都会重新编曲、甚至是完全创新的新年曲子,制作成全新贺岁专辑,且都深受大家欢迎,逐渐地养成大家在过年时,一定要听新年歌、买新年专辑的习惯,促使新年专辑成为了大马的新年特色之一。
团圆饭
是农历除夕(每年最后一天)的晚餐。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表现出中华民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,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。
这一天马来西亚华人一家大小准备除旧迎新,一家相聚,共进晚餐。以前人們,桌下放一個燒得旺旺的火爐,表示一家興旺,又表示一家團圓之思。爐火旁放錢,表示希望萬事如意. 不过随着时代的演变,大马家庭里已经趋向吃火锅是团圆饭必备的潮流!而且火锅料理都没有任何的约束,喜欢什么就吃什么,非常自由~多数都是 大鱼大肉,海鲜蔬菜,各式鱼圆等等,一家大小,刷刷热乎乎,都吃得不亦乐乎!
吃盆菜
在大马过春节,除了“捞生”外,大马客家人或广东人还会吃比较有特色的盆菜,盆菜必定要装在一个圆盆里,代表团团圆圆、圆圆满满。
看似粗粗的盆菜实质烹饪方法十分考究,分别要经过煎、炸、烧、煮、焖、卤后,再层层装盆而成,内里更有乾坤,由鸡、鸭、鱼、蚝、腐竹、萝卜、香菇、猪肉等十几种原料组成。盆菜吃法也符合中国人的传统的宗亲法度,一桌子食客只吃一盆菜,寓意团圆,一派祥瑞气象。
除此之外,大马华人过年,和中国南方人一样会吃鱼(年年有余)、虾(意为笑哈哈。虾在粤语里和“哈”发音相近)吃猪手(招财)和年糕(步步高升)等等。
[庆元旦迎新春儿童画]相关文章:
1.欢庆元旦的儿童画
2.庆元旦儿童画
3.庆元旦 迎新春主题班会方案
4.迎新春庆元旦演讲稿范文
5.2016“庆元旦迎新春”班会方案
6.欢庆元旦儿童画
7.庆元旦儿童画作品
8.学校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演出串词
9.关于庆元旦迎新春晚会节目串词
10.庆元旦作文
文档为doc格式